本报讯(驻江苏首席记者 施科 通讯员 苏港航)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江苏2023年港航事业发展工作会议上获悉,今年江苏将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83亿元,其中航道建设60亿元、港口建设123亿元,加快建成以长江干线、京杭运河为主轴,三级及以上航道为骨干的“两纵五横”千吨级航道网。
今年,江苏将全面提速建设,加快完善“两纵五横”干线航道网,增强全省航道主骨架功能;积极推进遗留工程建设,配合完成支线航道网规划研究;提升沿海沿江港口能级,完善港口规划体系,推动深水化、专业化、规模化港口建设,加强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。
秉承建设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理念,江苏将以标准化、工厂化、装配化为基础,积极应用新材料、新设备、新工艺、新技术,提高港航工程建管水平;以科学精细为目标,推动精细化养护,注重预防性养护,强化标准化养护;实施老旧船闸和淤积航道安全与通航能力提升三年行动,完成部分船闸大修工程,完成疏浚400余万立方米。
在安全惠民方面,江苏将夯实安全发展基础,持续改善服务,加强运行调度,加快解决运河船民“修船难”等问题,计划新建成6个沿江港口锚位,做好沿江锚泊调度、进口粮食疏港、重要物资优先过闸以及内河集装箱船舶免费过闸工作,试点制定船闸规范化服务标准。
2022年,江苏全年完成水运建设投资193.3亿元,完成内河货运量9.99亿吨、内河集装箱运输量110万标箱;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31个、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340万标箱,全省港口通过能力达24.8亿吨;累计建成港口岸电设施4276套,覆盖泊位5715个,全年靠港船舶接用岸电44.9万艘次。
本文刊于《中国交通报》2月9日2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