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扬州“一体化+智慧执法+信用监管”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入选全市第四届“十大法治事件”。扬州作为全省综合执法新模式首批试点城市,通过高质量深化一体化执法、高品质优化智慧执法生态体系、高效能强化信用监管以及注重品牌引领“三高一引领”建设,不断积累综合执法新模式“扬州方案”。
一是数字化转型,扎实推进指挥调度新模式。加快建设执法数据“资源池”、预警监测“一张图”,全力打造数字化指挥中心,开发运用“网上申报+现场踏勘”相结合的“互联网+执法检查”新模式,实施“派单制”履职模式,实现从执法检查发起、执行、整改、处罚、反馈等全流程电子上传和全过程留痕追溯。
二是协同化治理,扎实推进公路执法巡查新模式。建立“综合执法+公路养护”联合巡查工作机制,推进“电子巡查、车辆巡查、步行巡查”有机融合,组织开展全市公路侵权风险与管控动态监测,联合攻坚拆除S356、S418、G328等桥梁桥下违建等长期遗留问题。
三是流域化联动,扎实推进水上执法巡航新模式。按照 “一条河、一条心、一盘棋、一体化”的原则,推动建立苏北运河扬州段联合监管机制,有力保障南水北调、汛期、枯水期、恶劣天气期间水域安全。建成并投入使用扬州市水上交通综合监管平台,具备线上立案调查、文书制作送达、执法流程确认、财政电子票据推送等功能,实现了水上“一条龙”非接触执法。
四是品质化服务,扎实推进“省市共监”新模式。成功申报仪禄高速“省市共监”试点项目,组建工程质量省市联合监督组,编制仪禄高速“省市共监”职责清单,督促指导仪禄高速项目办先后制定出台质量管理制度、品质工程创建实施细则等系列管理制度,协同开展项目安全监督交底,联合开展质保体系联合检查。345国道等3个项目创成省级“平安工地”,京杭运河施桥段航道整治工程入选正规beat365app_mobile38365-365_365bet在线体育投注网部“平安百年品质示范工程”。
五是一体化融合,扎实推进联合执法新模式。紧扣“两客一危”、非法营运、超限超载、污染防治、工程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,每月1日、11日、21日,“逢1必亮剑、亮剑必攻坚”,实现“零突破”行政处罚典型案例31类。通过“扬1”亮剑的有力推动,与公安部门建立公路交通共治共管四项机制,与生态环境、应急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,与镇江、淮安、滁州等地建立联合治超工作机制。“扬1”亮剑被省厅评为扫黑除恶品牌二等奖。
六是差异化管理,扎实推进信用监管新模式。出台信用执法监管具体办法,实施道路水路运输行业行政执法信用记分,加强“一超四罚”联合惩戒,联动船闸部门加强船舶过闸诚信分管理,率先对施工单位实施违法违规记分。开展信用修复专题培训,实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单“双同时”送达,帮助近200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,稳步建立“信用+执法”监管机制。
七是全链条监管,扎实推进事中事后行业监管新模式。深化综合执法改革,分领域梳理道路运输、水路运输以及辅助业行业管理事权清单,初步实现行政审批、行业监管、行政执法、公益服务等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协同联动监管,基本形成“让办事更顺畅、让群众更满意、让履职更闭环、让行业更安全”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闭环工作机制。
下一步,扬州交通执法机构将一着不让深化综合执法新模式建设,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协同联动,构建系统化、智慧化、场景化“4+S”智慧执法体系,全力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