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提升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示范引领效应,当好乡村振兴先行官,海门区围绕“一镇一循环”、乡村振兴示范村、先进村高标准建设美丽农村路,积极推进“美丽农村路”创建提质扩面,目前海门区凤星东路、环镇西路、汝龙路(胜南路头桥路)、余海路、维景路、毕径河路(环乡公路)等6条农路已实现华丽转身,优美的路域环境、平整的黑色路面、清晰的路面标线使人耳目一新,等待着南通市级美丽农村路的命名。
美丽农村路路域环境优美,擦亮乡村振兴底色。海门区以各镇特色产业为引领,依托“一镇一循环”,重点整治路域环境整治,开展路田隔离带工程,绿化补植工程、道路墙体彩绘工程等项目,极大改善了路容路貌,凸显乡镇文化特色,扮靓公路颜值。如今,路肩上整齐划一的“竹篱笆”实现路田分家、路宅分家,道路沿线丰富的绿化与景观小品融合得恰如其分,房屋彩绘独具一格凸显地方特色。徜徉其中,仿佛在观摩一本本自画像,诉说着各乡镇的历史与文化。
美丽农村路管护体制健全,稳好乡村振兴发展龙头。海门自2021年持续开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,保证资金足额稳定投入,切实提高管养经费的补助标准,乡道提升为每年每公里6000元,村道提升为每年每公里5000元,补助金额较以往提高了近三倍;“路长制”管理模式高效运行,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显着成效,历史遗留管养“顽疾”得到根治;养护考核按照“严格标准、实事求是、奖优罚劣”的原则执行,做到“有路必养、养必到位”,促使农村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。
美丽农村路建设提质,提升乡村振兴速度。要致富,先修路。部分农村公路面临年久失修、道路宽度过窄不满足乡村振兴通行需求。将一批技术等级低的道路通过大中修彻底改善,一批老旧桥梁重新改造,以抓好工程质量有效提升道路桥梁的通行质量。2022年该区计划新改建农路20公里、桥梁改造17座、安防工程150公里。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中,目前桥梁改造、农村公路建设已完成80%,安防工程已全部完成。
乡村振兴,道路先行。2023年海门将继续挖掘“美丽农村路”内在潜能,着力布局区镇地方特色路网格局,以“一条美丽农村路就是一条景观带”为引领,融入“农村公路+”品牌建设,高标准打造网红 “打卡路”、行人 “满意路”、村民 “致富路”。(袁丹华)